首页 / 论语全译 / 孔子

阳货篇第十七

2025-04-19 16:08 论语全译

【原文】

阳货①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②孔子豚③。孔子时④其亡⑤也,而往拜⑥之,遇诸涂⑦。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⑧而迷⑨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⑩而亟失时⑪,可谓智⑫乎?曰:不可。日月⑬逝矣,岁不我与⑭!孔子曰:诺⑮,吾将仕⑯矣。

【注释】

①阳货:又作阳虎,季氏的家臣,当时把持着季氏政权。

②归:通馈,赠送。

③豚:蒸熟的小猪。

④时:通侍,等候。

⑤亡:不在家。

⑥拜:回拜、拜谢。

⑦涂:通途,路上。

⑧宝:借指本领、才能。

⑨迷:迷惑、混乱。

⑩从事:做工作。

⑪失时:失去机会。

⑫智:聪明。

⑬日月:指时光。

⑭岁不我与:岁月不待人。岁不与我的倒装句。

⑮诺:应答声。

⑯仕:做官。

【译文】

阳货想会见孔子,孔子却不去见,于是他就给孔子送去蒸熟的小猪。孔子趁他不在的时候去拜谢他,却在路上遇到了他。阳货招呼孔子说:过来,我有话同你说。阳货说:怀藏自己的本领却听任国家迷乱,能称为仁吗?不能。喜好从事政务却屡次失去机会,能称为智吗?也不能。岁月流逝,时光不等人啊!孔子说:是啊,我将要出来任职了。

【原文】

子曰:性①相近也,习②相远③也。

【注释】

①性:本性。

②习:指学习、教育。

③远:拉大差距。

【译文】

孔子说:人的天性相互接近,经过后天传习、教育就相差甚远了。

【原文】

子曰:唯上知①与下愚②不移③。

【注释】

①上知:上等的智慧。知,通智。

②下愚:下等的愚笨。

③不移:不能改变。

【译文】

孔子说:只有上等的智者和下等的愚人不可改变。

【原文】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①、宽②、信③、敏④、惠⑤。恭则不侮⑥,宽则得众,信则人任⑦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注释】

①恭:谦恭。

②宽:宽容。

③信:诚实。

④敏:勤敏。

⑤惠:慈惠。

⑥侮:欺侮、侮辱。

⑦人任:受到人们的信任。

【译文】

子张向孔子询问仁,孔子说:能在天下施行五项德行就是仁了。子张请教是哪五项,孔子说:恭敬、宽厚、诚实、敏捷、慈惠。恭敬就不受欺侮,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实就会受到信任,敏捷就有成绩,慈惠就足以役使他人。

【原文】

子曰:小子何莫①学夫《诗》?《诗》可以兴②,可以观③,可以群④,可以怨⑤。迩⑥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注释】

①何莫:为什么不。

②兴:联想、触景生情。引譬连类,以激发人之志趣,感动人之感情。

③观:观察。

④群:合群。

⑤怨:讽谏。

⑥迩:近。

【译文】

孔子说:后生们何不去学《诗》呢?《诗》能够即景生情,能够观察风俗,能够和睦相处,能够学习讽谏。近可用来侍奉父母,远可用来侍奉国君,还可以多认识鸟兽草木的名称。

【原文】

子谓伯鱼曰:女为①《周南》、《召南》②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③也与!

【注释】

①为:学习、研究。

②《周南》、《召南》:《诗经》篇目名,现存《诗经国风》中,有乐有舞。古人认为它是正道之始,王化之基,寓意深刻。

③正墙面而立:旧注:言一物无所见,一步不可行。

【译文】

孔子告诉伯鱼说:你学过《周南》、《召南》了吗?人假如不学《周南》、《召南》,就好比面对着墙壁站在那里,一步也前进不得啊!

【原文】

子曰:色厉而内荏①,譬诸小人,其犹穿窬②之盗也与?

【注释】

①色厉句:脸色严厉,内心怯弱。厉,威严。荏,软弱。

②穿窬:指盗窃行为。穿,穿壁。窬,墙洞。

【译文】

孔子说:神色严厉而内心虚弱,用小人来做比喻,大概就像钻墙洞的盗贼吧!

【原文】

子曰:乡愿①,德之贼②也。

【注释】

①乡愿:亦作乡原,指不分是非、人云亦云的好好先生。《孟子尽心下》:阉然媚于世也者,是乡原也。

②德之贼:损害德行的人。

【译文】

孔子说:乡里的好好先生,是损害德行的人。

【原文】

子曰:道听而途说①,德之弃②也。

【注释】

①途说:四处传播。

②德之弃:背弃道德。

【译文】

孔子说:道听途说,是背弃道德。

【原文】

子曰:古者民有三疾①,今也或是之亡②也。古之狂也肆③,今之狂也荡④;古之矜也廉⑤,今之矜也忿戾⑥;古之愚也直⑦,今之愚也诈⑧而已矣。

【注释】

①三疾:指狂、矜、愚,谓古时的三种美德,今天变成了三种缺点。

②亡:无。

③肆:放肆,不拘小节。

④荡:放荡不羁。

⑤廉:品行方正而有威仪。本谓棱角,借喻品行端方。

⑥忿戾:愤怒乖戾。

⑦直:直率。

⑧诈:欺诈。

【译文】

孔子说:古时候民众有三项缺点,现在恐怕连这些缺点都没有了。古时候的狂不拘小节,现在的狂放荡无礼;古时候的矜持方正峭厉,现在的矜持蛮横胡闹;古时候的愚昧是正直,现在的愚昧只是欺诈而已。

【原文】

子曰:巧言①令色②,鲜矣仁。

【注释】

①巧言:花言巧语。

②令色:面目伪善。

【译文】

孔子说:花言巧语、仪容伪善的人,仁德就不多了。

【原文】

孺悲①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②出户,取瑟而歌,使之③闻之。

【注释】

①孺悲:鲁国人,曾向孔子学礼。

②将命者:传达命令的人。

③之:指孺悲。孔子不见孺悲的原因,现已难知。

【译文】

孺悲想见孔子,孔子推说得了病。传话的人出了房门,孔子取来瑟弹唱,故意让孺悲听见。

【原文】

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①!不有博弈②者乎?为之犹贤③乎已。

【注释】

①难矣哉:言难以成德。难,难有成就。

②博弈:掷骰子,下围棋。博,六博,古代的一种游戏,已失传。弈,围棋。

③贤:好、胜过。

【译文】

孔子说:整天吃得饱饱的,一点不动脑筋,真难以教诲啊!不是有六博、弈棋吗?去玩玩也比闲着好。

【原文】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①也,近之则不孙②,远之则怨③。

【注释】

①难养:难以相处、难以侍候。

②不孙:无礼、不恭顺。

③怨:怨恨。

【译文】

孔子说:女子和小人可算是难以相处了,亲近了就放肆,疏远了就抱怨。

儒教经典。《四书》之一。孔子及其弟子们的重要言行录。体现孔子对古代政治、宗教制度等的理解。其中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重要政治伦理原则;提倡忠恕仁爱,把仁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而孝又为仁的根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相信天命,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主张“克己复礼”,认为一旦“克己复礼”,就可使“天下归仁”。礼之中,又最重禘礼,认为懂得禘祭之礼,就能很容易地把天下治好。该书在汉代分今文“齐论”、“鲁论”及古文《论语》三家。今《十三经注疏》所收,为何晏集解本;朱熹将《论 语》编入《四书》,并作集注,为宋以后流行本。

猜你喜欢

  • 尧曰篇第二十

    【原文】尧①曰:咨②!尔③舜,天之历数④在尔躬⑤,允执其中⑥。四海⑦困穷,天禄⑧永终。舜亦以命⑨禹。曰:予小子履⑩,敢用玄牡⑪,敢昭告于皇皇后帝⑫: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⑬,简在帝心⑭。朕躬⑮有罪,无以..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子张篇第十九

    【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①,见得②思义,祭思敬,丧思哀③,其④可已矣。【注释】①见危致命:遇到国家危难时能贡献出生命。致,送、献。②得:得益,此指名、利。③哀:哀伤。④其:大概。【译文】子张说:士人..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微子篇第十八

    【原文】微子①去之,箕子②为之奴,比干③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④焉。【注释】①微子:殷纣王的异母兄长,名启,纣王无道,他离开朝廷。②箕子:殷纣王的叔父,他极谏纣王,纣王不听,被贬为奴隶。③比干:殷纣..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季氏篇第十六

    【原文】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②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③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④,且在邦域之中⑤矣,是社稷之臣⑥也。何以伐为⑦?冉有曰:夫子⑧欲之,吾二臣者..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卫灵公篇第十五

    【原文】卫灵公问陈①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②,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③。【注释】①陈:同阵,军队作战布列的阵势。②俎豆之事:祭祀礼仪之事。俎、豆都是古代盛食物的礼器,用于祭祀。青..

    1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宪问篇第十四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①,谷②;邦无道③,谷,耻也。克④、伐⑤、怨⑥、欲⑦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⑧,仁则吾不知也。【注释】①有道:指政治清明。②谷:小米,即俸禄,这里指代做官。③无..

    3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子路篇第十三

    【原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①,劳之②。请益③,曰:无倦④。【注释】①先之:走在前面,起表率作用。②劳之:要民信服,须为民事而勤劳。③益:犹言更进一步。④无倦:不要懈怠。无,通毋。倦怠、懈怠。【译文】..

    1 论语全译 2025-04-19
  • 颜渊篇第十二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②焉。为仁由己③,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④。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⑤,请事⑥斯语矣。【注释】..

    1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先进篇第十一

    【原文】子曰:先进于礼乐①,野人②也;后进于礼乐,君子③也。如用④之,则吾从先进。【注释】①先进于礼乐:先学习礼乐,然后做官。②野人:儒家对居住在郊野的劳动者的称呼。此指郊外之民。野,城郊之外。③君子..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乡党篇第十

    【原文】孔子于乡党①,恂恂②如③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④言,唯谨⑤尔。【注释】①乡党:指家乡,即父兄宗族之所在。②恂恂:温和恭顺。③如:同然,形容词语尾。④便便:同辩辩,健谈、善谈。《史记..

    3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子罕篇第九

    【原文】子罕①言利②与③命④与仁。【注释】①罕:少。②利:功利。③与:用作动词,心许,赞许。④命:命运。【译文】孔子很少谈论功利,却注重命运和仁德。【原文】达巷党①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②。子..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泰伯篇第八

    【原文】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②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③,民无得而称焉④。【注释】①泰伯:亦作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为了让位给幼弟季历,以便将来让周文王接任,便与二弟仲雍逃到句吴,成为吴国的始祖..

    4 论语全译 2025-04-19
  • 述而篇第七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①,信而好古②,窃③比于我老彭④。【注释】①述而不作:整理、阐述前人的著作而不创新。②古:指古代文化。③窃:私下,谦词。④老彭:殷朝的贤大夫。【译文】孔子说:只传述旧章,不创始制..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雍也篇第六

    【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注释】①南面:面,意同向。南面,即南向的意思。古代天子、诸侯听政都是南面而坐。【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做官。澹台灭明澹台灭明曾向孔子拜师求学,孔子却因其相貌丑..

    3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公冶长篇第五

    【原文】子谓公冶长①:可妻②也,虽在缧绁③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④妻之。【注释】①公冶长:孔子的学生,姓公冶,名长,鲁国人。②妻:作动词用,指把女儿嫁给某人为妻。③缧绁:古时捆绑罪犯的绳子,以大索捆绑..

    4 论语全译 2025-04-19
  • 里仁篇第四

    【原文】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注释】①里:居住。②处:住处。③知:同智,智慧、明智。《论语》的智皆作知。【译文】孔子说:人能安居于仁道才是最好的。如果择身所居而不选择仁,怎能算得上..

    3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八佾篇第三

    【原文】孔子谓①季氏②:八佾③舞于庭,是可忍④也,孰不可忍也?【注释】①谓:说、谈论。②季氏:《论语》有数处提到季氏,均不指名,系为尊者讳。此处何所指,有三说:一指季平子,即季孙如意;一指季康子;一指..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为政篇第二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注释】①为政以德: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即德治。以,介词,用、拿。②北辰:北极星。古人称其为天之中心。③所:处所、位置。④共:同拱,围绕、环抱..

    4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学而篇第一

    【原文】子①曰:学②而时③习④之,不亦说⑤乎?有朋⑥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⑦不知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注释】①子:先生、老师。古代男子通称。《论语》中子曰的子均指孔子。孔子(前五五一-前四七九年)..

    3 论语全译 2025-04-19
  • 第四章 孔子

    孔子略传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西历经元前551),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西历纪元前479)。他一生的行事,大概中国人也都知道,不消一一的叙述了。他曾见过老子。大概此事在孔子三十四岁之后(说..

    2 中国哲学常识 2025-04-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