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论语全译 / 孔子

公冶长篇第五

2025-04-19 15:08 论语全译

【原文】

子谓公冶长①:可妻②也,虽在缧绁③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④妻之。

【注释】

①公冶长:孔子的学生,姓公冶,名长,鲁国人。

②妻:作动词用,指把女儿嫁给某人为妻。

③缧绁:古时捆绑罪犯的绳子,以大索捆绑犯人,此处借指监狱。

④子:古代儿子、女儿通称子,这里专指女儿。《礼记曲礼下》子于父母注:言子,通男女。以其子妻之,意谓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公冶长。

【译文】

孔子提到公冶长,说:可以把女儿嫁给他。虽然他曾坐过牢,但并不是他的罪过呀。后来就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原文】

子谓南容①:邦有道②不废③,邦无道免于刑戮④。以其兄之子妻之⑤。

【注释】

①南容:孔子的学生,姓南宫,名适,字子容。通称南容。

②邦有道:指政治清明,社会秩序稳定。

③不废:被任用。意谓国家有道时是不会废弃不用的。废,废置、不任用。

④刑戮:刑罚、杀戮。

⑤以其兄句:宋代邢昺《论语正义》:以其兄之女与之为妻也。

【译文】

孔子说到南容时,道:国家政治清明时,他不会被抛弃;国家政治黑暗时,他也可免于刑罚。就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他。

【原文】

或曰①:雍②也仁而不佞③。子曰:焉用佞?御④人以口给⑤,屡憎⑥于人。不知其仁⑦,焉用佞?

【注释】

①或曰:有人说。

②雍:孔子的学生,姓冉,名雍,字仲弓。

③佞:能言善辩,有口才。

④御:防御。这里是指辩驳。

⑤口给:言辞滔滔不绝。给,足也。

⑥憎:厌恶,面目可憎。屡憎于人,意谓常招人讨厌。

⑦不知其仁:不知冉雍是否达到了仁的程度。孔子不愿肯定冉雍是仁者,故曰不知,实际上是说他还够不上称仁。其,指冉雍。

【译文】

有人说:冉雍是个仁人,但没有口才。孔子说:何必要口才呢?伶牙俐齿地同别人争辩,常常被人讨厌。我不知道冉雍是否可称得上仁,但不一定非要口才啊。

【原文】

子使漆雕开①仕②,对曰:吾斯之未能信③。子说④。

【注释】

①漆雕开:孔子的学生,姓漆雕,名开,字子开。

②仕:指做官。

③吾斯句:是吾未能信斯的倒装形式。这句是说,对做官这件事还没有信心。斯,代词,指做官。

④说:通悦,高兴。

【译文】

孔子叫漆雕开去做官,漆雕开回答说:我对这事还没有自信。孔子听后很欢喜。

【原文】

子曰:吾未见刚①者。或对曰:申枨②。子曰:枨也慾③,焉得刚?

【注释】

①刚:刚毅、刚健。

②申枨:孔子的学生,姓申,名枨,字周。

③慾:欲的异体字。欲,贪欲。意谓私欲太强的人是难于做到刚强的。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刚毅不屈的人。有人说:申枨不是吗?孔子说:枨嘛,他欲望太多,哪里还能够刚毅不屈?

【原文】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②也。

【注释】

①加:两句的加字有两种解释,一谓施加,一谓欺凌。今从前义。

②非尔所及:及,达到。

【译文】

子贡说:我不愿意别人强加于我身上的事,也不愿强加在别人身上。孔子说:赐,这不是你所能做到的。

【原文】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①。

【注释】

①唯恐有闻:只怕再有所闻。有,同又。

【译文】

子路听到一个道理,如果没能施行,就生怕又听到另一个道理。

【原文】

子贡问曰:孔文子①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②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注释】

①孔文子:卫国的大夫孔圉。文是他的谥号。《左传》记载其人私生活有问题,子贡怀疑为什么他死后还能谥为文。

②敏:勤勉。

【译文】

子贡问道:孔文子凭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孔子说:他勤敏而又好学,不以请教比他差的人为可耻,这就是他获谥为文的理由。

【原文】

季文子①三思②而后行,子闻之曰:再③斯可矣。

【注释】

①季文子:鲁国大夫季孙行父,鲁成公、鲁襄公时曾任正卿。文是他的谥号。

②三思:三含有多的意思,即多思。

③再:指两次。

【译文】

季文子每做一件事,都要考虑多次才付诸行动。孔子听说后,说:考虑两次就足够了。

【原文】

子曰:宁武子①,邦有道则知②,邦无道则愚③。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④。

【注释】

①宁武子:卫国大夫,姓宁,名俞。武是他的谥号。

②知:同智,聪明的意思。

③愚:把自己装成愚笨的样子。

④其愚不可及也:意谓他的聪明是别人可以做得到的,他的愚笨却是别人所做不到的。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昌明时,显得很聪明;在国家黑暗时,则装得像个傻子。他的聪明,别人赶得上;他的装傻,别人就赶不上了。

【原文】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

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

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①。

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②。

【注释】

①施劳:表白自己的功劳。

②少者怀之:使年轻人怀念我。

【译文】

颜渊、子路侍立在旁。孔子说:你们为什么不说说各人的志向呢?

子路说:我愿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与朋友共同分享,坏了也没什么遗憾。

颜渊说:我愿不夸耀自己的好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

子路说:希望听听先生的志愿。

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老年人安乐,让朋友能信任我,让年轻人能怀念我。

【原文】

子曰:已矣乎①!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②者也。

【注释】

①已矣乎:完了、算了吧!

②内自讼:内,内心。讼,争辩是非曲直。

【译文】

孔子说:算了吧!我没见过一个能看到自己的错误,便自我责备的人啊!

【原文】

子曰:十室之邑①,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注释】

①十室之邑: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古代四井为邑,三家一井,共十二家。

【译文】

孔子说:十户人家的小地方,就会有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没我好学罢了。

儒教经典。《四书》之一。孔子及其弟子们的重要言行录。体现孔子对古代政治、宗教制度等的理解。其中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重要政治伦理原则;提倡忠恕仁爱,把仁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标准。而孝又为仁的根本:“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相信天命, 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主张“克己复礼”,认为一旦“克己复礼”,就可使“天下归仁”。礼之中,又最重禘礼,认为懂得禘祭之礼,就能很容易地把天下治好。该书在汉代分今文“齐论”、“鲁论”及古文《论语》三家。今《十三经注疏》所收,为何晏集解本;朱熹将《论 语》编入《四书》,并作集注,为宋以后流行本。

猜你喜欢

  • 尧曰篇第二十

    【原文】尧①曰:咨②!尔③舜,天之历数④在尔躬⑤,允执其中⑥。四海⑦困穷,天禄⑧永终。舜亦以命⑨禹。曰:予小子履⑩,敢用玄牡⑪,敢昭告于皇皇后帝⑫:有罪不敢赦,帝臣不蔽⑬,简在帝心⑭。朕躬⑮有罪,无以..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子张篇第十九

    【原文】子张曰:士见危致命①,见得②思义,祭思敬,丧思哀③,其④可已矣。【注释】①见危致命:遇到国家危难时能贡献出生命。致,送、献。②得:得益,此指名、利。③哀:哀伤。④其:大概。【译文】子张说:士人..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微子篇第十八

    【原文】微子①去之,箕子②为之奴,比干③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④焉。【注释】①微子:殷纣王的异母兄长,名启,纣王无道,他离开朝廷。②箕子:殷纣王的叔父,他极谏纣王,纣王不听,被贬为奴隶。③比干:殷纣..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阳货篇第十七

    【原文】阳货①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②孔子豚③。孔子时④其亡⑤也,而往拜⑥之,遇诸涂⑦。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⑧而迷⑨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⑩而亟失时⑪,可谓智⑫乎?曰:不可。日..

    1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季氏篇第十六

    【原文】季氏将伐颛臾①,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②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③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④,且在邦域之中⑤矣,是社稷之臣⑥也。何以伐为⑦?冉有曰:夫子⑧欲之,吾二臣者..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卫灵公篇第十五

    【原文】卫灵公问陈①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②,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③。【注释】①陈:同阵,军队作战布列的阵势。②俎豆之事:祭祀礼仪之事。俎、豆都是古代盛食物的礼器,用于祭祀。青..

    1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宪问篇第十四

    【原文】宪问耻,子曰:邦有道①,谷②;邦无道③,谷,耻也。克④、伐⑤、怨⑥、欲⑦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⑧,仁则吾不知也。【注释】①有道:指政治清明。②谷:小米,即俸禄,这里指代做官。③无..

    3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子路篇第十三

    【原文】子路问政,子曰:先之①,劳之②。请益③,曰:无倦④。【注释】①先之:走在前面,起表率作用。②劳之:要民信服,须为民事而勤劳。③益:犹言更进一步。④无倦:不要懈怠。无,通毋。倦怠、懈怠。【译文】..

    1 论语全译 2025-04-19
  • 颜渊篇第十二

    【原文】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①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②焉。为仁由己③,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④。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⑤,请事⑥斯语矣。【注释】..

    1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先进篇第十一

    【原文】子曰:先进于礼乐①,野人②也;后进于礼乐,君子③也。如用④之,则吾从先进。【注释】①先进于礼乐:先学习礼乐,然后做官。②野人:儒家对居住在郊野的劳动者的称呼。此指郊外之民。野,城郊之外。③君子..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乡党篇第十

    【原文】孔子于乡党①,恂恂②如③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廷,便便④言,唯谨⑤尔。【注释】①乡党:指家乡,即父兄宗族之所在。②恂恂:温和恭顺。③如:同然,形容词语尾。④便便:同辩辩,健谈、善谈。《史记..

    3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子罕篇第九

    【原文】子罕①言利②与③命④与仁。【注释】①罕:少。②利:功利。③与:用作动词,心许,赞许。④命:命运。【译文】孔子很少谈论功利,却注重命运和仁德。【原文】达巷党①人曰:大哉孔子!博学而无所成名②。子..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泰伯篇第八

    【原文】子曰:泰伯①,其可谓至德②也已矣。三以天下让③,民无得而称焉④。【注释】①泰伯:亦作太伯。周朝祖先古公亶父的长子,为了让位给幼弟季历,以便将来让周文王接任,便与二弟仲雍逃到句吴,成为吴国的始祖..

    4 论语全译 2025-04-19
  • 述而篇第七

    【原文】子曰:述而不作①,信而好古②,窃③比于我老彭④。【注释】①述而不作:整理、阐述前人的著作而不创新。②古:指古代文化。③窃:私下,谦词。④老彭:殷朝的贤大夫。【译文】孔子说:只传述旧章,不创始制..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雍也篇第六

    【原文】子曰:雍也可使南面①。【注释】①南面:面,意同向。南面,即南向的意思。古代天子、诸侯听政都是南面而坐。【译文】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做官。澹台灭明澹台灭明曾向孔子拜师求学,孔子却因其相貌丑..

    3 论语全译 2025-04-19
  • 里仁篇第四

    【原文】子曰:里①仁为美。择不处②仁,焉得知③?【注释】①里:居住。②处:住处。③知:同智,智慧、明智。《论语》的智皆作知。【译文】孔子说:人能安居于仁道才是最好的。如果择身所居而不选择仁,怎能算得上..

    3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八佾篇第三

    【原文】孔子谓①季氏②:八佾③舞于庭,是可忍④也,孰不可忍也?【注释】①谓:说、谈论。②季氏:《论语》有数处提到季氏,均不指名,系为尊者讳。此处何所指,有三说:一指季平子,即季孙如意;一指季康子;一指..

    2 论语全译 2025-04-19
  • 为政篇第二

    【原文】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注释】①为政以德:用道德来治理国家,即德治。以,介词,用、拿。②北辰:北极星。古人称其为天之中心。③所:处所、位置。④共:同拱,围绕、环抱..

    4 论语全译 2025-04-19
  • 学而篇第一

    【原文】子①曰:学②而时③习④之,不亦说⑤乎?有朋⑥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⑦不知而不愠⑧,不亦君子⑨乎?【注释】①子:先生、老师。古代男子通称。《论语》中子曰的子均指孔子。孔子(前五五一-前四七九年)..

    3 论语全译 2025-04-19
  • 第四章 孔子

    孔子略传孔丘,字仲尼,鲁国人。生于周灵王二十一年(西历经元前551),死于周敬王四十一年(西历纪元前479)。他一生的行事,大概中国人也都知道,不消一一的叙述了。他曾见过老子。大概此事在孔子三十四岁之后(说..

    2 中国哲学常识 2025-04-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