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窗幽记译注 / 陈继儒

卷十二 倩

2025-04-18 15:18 小窗幽记译注

倩在天地间 实不可多得

倩不可多得,美人有其韵,名花有其致,青山绿水有其丰标。外则山臞韵士,当情景相会之时,偶出一语,亦莫不尽其韵,极其致,领略其丰标。可以启名花之笑,可以佐美人之歌,可以发山水之清音,而又何可多得!集倩第十二。

今译

倩是不可以轻易得到的。美人有她独特的韵致,名花有她独特的情致,青山绿水也有独特的姿态。除此之外还有那些隐居在山林深处的情致高雅的隐士,当他们的感情与美好的景致相交融时,偶尔说出一句妙语,就能把其中的情韵、风致、仪态全部表达出来,并能够领略到其中的韵味。可以让名花绽开笑容,可以伴着美人的轻歌曼舞,可以使山水发出悦耳动人的音乐。这样的事真是难得啊!所以将有关倩的文章集成第十二卷。

有逍遥之想 是羲皇上人

会心处,自有濠濮间想[1],无可亲人鱼鸟;偃卧时,便是羲皇上人,何必夏月凉风[2]?

今译

悠然会心的时候,自然就会生起逍遥闲适的意念,然后就可以与鸟兽禽鱼相亲近;

惬意躺卧的时候,就是上古时代淳朴闲适的人了,何必定要有夏日的习习凉风呢?

注释

[1]濠濮想:《庄子》记有庄子与惠子同游濠梁之上和庄子垂钓濮水的事。后以濠濮间想谓逍遥闲居、清淡无为的思绪。濠,濠水,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濮,濮水,源出河南封丘县,流入山东境内。

[2]羲皇上人:晋陶渊明《与子俨等疏》:常言五六月,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羲皇上人。

焚香看书 俗事全无

焚香看书,人事都尽。隔帘花落,松梢月上。钟声忽度,推窗仰视,河汉流云,大胜昼时。非有洗心涤虑、得意爻象之表者,不可独契此语。

今译

焚起香来读好书,人间俗事全忘却。帘外的花瓣在飘落,月亮渐渐地爬上松梢。远处忽然传来了钟声,推开窗户仰视,只看到星河耿耿、云彩飘流,比白天还要美得多。如果不能澄心静虑、体会天地人生变幻之意,是难以体悟到这境界的。

人生能如此 是莫大幸福

纸窗竹屋,夏葛冬裘,饭后黑甜,日中白醉,足矣!

今译

用宣纸糊窗户,用翠竹做房屋,

夏天有葛衣披,冬天有裘皮暖,

饭后可以安睡,阳光温暖如醉,

如能这样生活,此生已经足够!

美女不尚铅华 禅师不落空寂

美女不尚铅华,似疏云之映淡月;禅师不落空寂,若碧沼之吐青莲。

今译

美女不崇尚涂脂抹红,

似舒朗的云朵映衬着淡淡的月色;

禅师不坠入一潭死水,

像碧绿的水池盛开着青色的莲花。

一段清闲 半生受用

竹径松篱,尽堪娱目,何非一段清闲?园亭池榭,仅可容身,便是半生受用。

今译

竹林小径,松枝篱笆,已足以让人赏心悦目,

岂止是一段清闲风景?园中亭台、池中台榭,

小到只可以刚刚容身,便足以供人半生享用。

瘦竹 幽花

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1]

今译

清瘦的竹子如同隐士,幽娴的花朵宛如处女。

注释

[1]此则摘自宋苏轼《书王主簿所画折枝》。

物外之情 尽堪闲适

石上藤萝,墙头薜荔,小窗幽致,绝胜深山,加以明月清风,物外之情,尽堪闲适。

今译

石上爬满了藤萝,墙头满布着薜荔,

小窗清幽的韵致,远远胜于深山。

再加上明月和清风,和超然物外的心情,

完全可以闲散释怀。

夭桃红杏 翠竹黄花

夭桃红杏,一时分付东风;翠竹黄花,从此永为闲伴。[1]

今译

美艳的桃花、妖红的杏花,

全部都交付给春风去安抚照顾;

青翠的竹子,郁郁的黄花,

从此永远是我悠闲生活的伴侣。

注释

[1]夭桃四句:《五灯会元》卷二十载福州鼎需禅师:年二十五,因读《遗教经》,忽曰:几为儒冠误!欲去家,母难之,以亲迎在期。师乃绝之曰:夭桃红杏,一时分付春风;翠竹黄华,此去永为道伴!竟依保寿乐禅师为比丘。

松风明月 仙露明珠

何为声色俱清?曰: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何为神情俱彻?曰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1]

今译

什么才是声音和颜色都清雅明丽?

答案是:松间的清风,水中的明月,

都比不过他的清雅光明;

什么叫做精神与情态都透彻通达?

答案是:清澈的露珠,晶莹的珍珠,

都比不上他的明朗圆润。

注释

[1]本则摘自唐太宗《大唐三藏圣教序》,用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来赞美唐三藏法师的精洁朗润。

《小窗幽记》是明代著名的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一说为陈继儒,一说为陆绍珩。全书共分为12卷共1500多则,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言辞简洁,优美隽永,是晚明清言小品集大成之作。

猜你喜欢

  • 明鬼下

    【题解】《明鬼》上、中篇亡佚,现仅存下篇。此篇主题与《天志》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天志》重在宏观和社会上层层面,《明鬼》重在微观和社会下层层面,有巩固和深化《天志》主题的作用。《明鬼》主旨在论述鬼神的..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天志下

    【题解】《天志》下篇在主题立意上与上篇和中篇保持一致,但文字上的脱漏与错乱之处较多。本篇与前两篇相比,除了文字上的繁复以外,还多出来一些内容,即运用对比手法更加生动形象地论述作者关于要求人们遵循上天意..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天志中

    【题解】《天志》中篇更为详细地阐述了天志的权威性,人类只有遵循天志才能得到上天的奖赏和庇护,才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宁。墨子指出,天志总的来说就是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

    3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天志上

    【题解】《天志》分为上、中、下三篇,此为上篇。墨子是一个宗教神学目的论者,他认为存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天比天子更尊贵、也更有智慧,因此天子和天下所有人必须遵循天的意志。天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明必见之,..

    2 墨子译注 2025-04-19
  • 节葬下

    【题解】《节葬》分为上、中、下三篇,现仅存下篇。节葬问题是墨子与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歧点,但本文批判的矛头主要指向当时统治阶级虚伪浮夸的生活风气。墨子的节葬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反对厚葬,二是..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节用中

    【题解】本篇主旨仍是在谈要节约用度的道理,理论面有所扩展,但论述较为简略。首段总论圣王统治天下就是要尽职尽责地去做爱民利民的事情。接下来,墨子分别从器用、饮食、衣服、舟车、丧葬和宫室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2 墨子译注 2025-04-19
  • 节用上

    【题解】《节用》分为上、中、下三篇,今下篇亡佚,此为上篇。节用是墨子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墨家思想区别于百家思想的重要标志。节用思想的主旨是去无用之费,即不追求华丽的形式而只注重实用,凡是不实用的,不能..

    2 墨子译注 2025-04-19
  • 非攻下

    【题解】《非攻》下篇主题依然是对战争的质疑和非难,但论证的重心却与中篇有所区别,从求助于历史经验转而借助天鬼。这个论证角度的展开来源于论敌的反击,墨子的论敌妄图从根本上摆脱战争不义的不利地位。墨子根据..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非攻中

    【题解】本篇主旨依然是对侵略战争的谴责与非难,但相比前篇那种总纲似的破论立论,本篇则是与论敌展开了正面论战。墨子开篇列举了发动战争的种种害处,归结为一点,就是攻伐之害实质上是在夺民之用,废民之利,使百..

    2 墨子译注 2025-04-19
  • 非攻上

    【题解】《非攻》分上、中、下三篇,本篇为上篇。《非攻》的主旨是反对侵略战争,墨子提倡非攻,实质上是对兼爱思想提供理论支持,或者说是兼爱思想的系统化。在墨子看来,人类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安,根源就在于人类自..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兼爱下

    【题解】《兼爱下》篇的主旨与上、中篇大致相同,但论证角度稍有区别,论述也更为详尽。开篇点明要为天下兴利除弊的主旨,紧接着指出当前天下混乱的症结所在即在于别。本文采取双起双承的论证方式,明确表示天下之众..

    3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兼爱中

    【题解】前篇属于理论纲领,本篇则以问难的形式展开了详细论证。墨子认为,兼爱之说事关天下治乱,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所以他要求人们都能做到爱人如己,无所偏私。本篇最大的特色在于通篇采用设问的方式论..

    4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兼爱上

    【题解】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之一,他将天下大乱的根源归之于人性,极具理论深度。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人们以爱自己的心态去爱别人,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如果人们能够做到兼相爱,则天下治。这篇文章层次清..

    2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同下

    【题解】本篇与前两篇主旨相同,旨在说明为政者要用尚同的方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处理政务,管理国家。文章首先提出,要治理好国家,就一定要得下之情,只有真正了解百姓生活的真实情况,并且切实做到惩恶赏善,则国..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同中

    【题解】本篇与前篇的主旨大致相同,内容既有所重叠又有所发展。前篇说到天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所以仍然会遭受暑热严寒、风霜雨露的灾害,其理论范围主要在阐发人道。本篇在此基础上前进一步,对天道..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同上

    【题解】《尚同》分为上、中、下三篇,主旨是强调是非善恶要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标准的制订权和解释权要统一于天子,这样才能避免纠纷,使天下得到治理。本文开篇虚拟上古始有人民之时,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以..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贤下

    【题解】本篇文辞错乱难通之处较前两篇为多,然其大体仍接续前文之余绪,通过对古、今为政者的做法进行对比,来说明只有真正任用贤能之人,才能得到更多贤能之士的诚心归附,从而走向国家大治、百姓康乐。墨子认为,..

    2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贤中

    【题解】《尚贤》上篇为理论总纲,而中篇则是从上位者的角度出发,要求国家统治者要能够为贤者提供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充要条件。墨子开篇就提醒统治者要知道尚贤乃为政之本,进而提出进贤使能的原则,也就是置三本,即..

    2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贤上

    【题解】《尚贤》,《汉书艺文志》作《上贤》,即以贤者为上。此篇主旨在论述尚贤乃为政之本。所谓贤者,就是指那些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德才兼备之士,墨子认为贤者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国家强盛的根本..

    3 墨子译注 2025-04-19
  • 三辩

    【题解】本篇名为《三辩》,但对话双方仅有两次往复问难,显系残文,又因内容与墨子的非乐思想一致,故有学者认为本篇是《非乐》篇的残文。文中通过墨子和程繁之间的对话,讨论音乐与政治的关系。程繁的观点带有较为..

    4 墨子译注 2025-04-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