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窗幽记译注 / 陈继儒

卷六 景

2025-04-18 14:51 小窗幽记译注

结庐松竹间 徘徊青林下

结庐松竹之间,闲云封户;徙倚青林之下,花瓣沾衣。芳草盈阶,茶烟几缕。春光满眼,黄鸟一声。此时可以诗,可以画,而正恐诗不尽言,画不尽意。而高人韵士,能以片言数语尽之者,则谓之诗可,谓之画可,则为高人韵士之诗画亦无不可。集景第六。

今译

在松竹之间搭建房子,悠闲的白云拥在了门口;在青林里面徘徊漫步,飞落的花瓣沾上了衣襟。阶前满眼是青青芳草,煮茶的烟气升腾起几缕;眼前随地有明媚春光,黄莺偶尔啼鸣着一两声。此时可以吟诗作画,只怕诗不尽言,画不尽意。而高人韵士,只需要用片言数语便可以表达,称它为诗也可以,称它为画也可以,称它为高人韵士的诗画也同样可以。所以把有关景的文章集成第六卷。

花关曲折 草径幽深

花关曲折,云来不认湾头;草径幽深,落叶但敲门扇。[1]

今译

开满鲜花的小路蜿蜒曲折,

白云弥漫认不出港湾在哪里;

长满芳草的小路曲径通幽,

落叶飘飞敲打着门儿和窗户。

注释

[1]本则摘自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花柳增春色 蓼苹媚秋容

几分春色,全凭狂花疏柳安排;一派秋容,总是红蓼白苹装点。

今译

多少分美好春色,全仰仗狂花和疏柳来增添烂漫;

好一派明净秋容,多依赖红蓼和白苹来点缀呈现。

春山如笑夏山翠 秋山如妆冬山睡

春山艳冶如笑,夏山苍翠如滴,秋山明净如妆,冬山惨淡如睡。[1]

今译

春天的山,艳丽妖丽如同含笑;

夏天的山,苍翠碧绿如同欲滴;

秋天的山,明亮洁净如同梳妆;

冬天的山,光线暗淡如同睡眠。

注释

[1]此则出自北宋画家、山水画理论家郭熙《山水训》。

山居四法

山居有四法:树无行次,石无位置,屋无宏肆,心无机事。

今译

在山中居住有四个法则:

树木不按次序排列,石头没有固定的位置,

房屋不要高大张扬,心中没有世俗的机心。

虚 度

与衲子辈坐林石上,谈因果,说公案。久之,松际月来,振衣而起,踏树影而归,此日便是虚度。

今译

与僧人们坐在林中的石头上,

谈论因果故事,说说禅宗公案。

时间长了,松林边上月亮升起来,

抖抖衣服起身,踏着月下的树影归去,

这天便是不染任何俗事的令人向往的虚度了。

身在冰壶 人行图画

晴雪长松,开窗独坐,恍如身在冰壶;斜阳芳草,携杖闲吟,信是人行图画。

今译

初晴的积雪,挺拔的青松,

打开窗户独坐在美景旁边,

自己如同置身于冰壶之内;

太阳将西斜,芳草碧连天,

扶着手杖悠闲地吟诗作赋,

确是人从图画中穿行而过。

青山雨后秀 江月波中明

看山雨后,霁色一新,便觉青山倍秀;玩月江中,波光千顷,顿令明月增辉。

今译

雨后看山,晴光下焕然一新,

便觉得青山分外的明媚秀丽;

江船玩月,波光里潋滟无边,

便觉得明月分外的皎洁光辉。

读书宜楼 快事五桩

读书宜楼,其快有五:无剥啄之惊,一快也;可远眺,二快也;无湿气浸床,三快也;木末竹颠,与鸟交语,四快也;云霞宿高檐,五快也。

今译

读书宜在楼上,其中的快乐有五:

没有来访者敲门的声音,是第一快乐事;

可以眺望远方,是第二快乐事;

没有湿气侵袭床铺,是第三快乐事;

高楼靠近树梢竹顶,可与鸟儿交谈,是第四快乐事;

云霞仿佛停留在高高的屋檐下,是第五快乐事。

《小窗幽记》是明代著名的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一说为陈继儒,一说为陆绍珩。全书共分为12卷共1500多则,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言辞简洁,优美隽永,是晚明清言小品集大成之作。

猜你喜欢

  • 明鬼下

    【题解】《明鬼》上、中篇亡佚,现仅存下篇。此篇主题与《天志》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天志》重在宏观和社会上层层面,《明鬼》重在微观和社会下层层面,有巩固和深化《天志》主题的作用。《明鬼》主旨在论述鬼神的..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天志下

    【题解】《天志》下篇在主题立意上与上篇和中篇保持一致,但文字上的脱漏与错乱之处较多。本篇与前两篇相比,除了文字上的繁复以外,还多出来一些内容,即运用对比手法更加生动形象地论述作者关于要求人们遵循上天意..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天志中

    【题解】《天志》中篇更为详细地阐述了天志的权威性,人类只有遵循天志才能得到上天的奖赏和庇护,才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宁。墨子指出,天志总的来说就是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天志上

    【题解】《天志》分为上、中、下三篇,此为上篇。墨子是一个宗教神学目的论者,他认为存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天比天子更尊贵、也更有智慧,因此天子和天下所有人必须遵循天的意志。天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明必见之,..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节葬下

    【题解】《节葬》分为上、中、下三篇,现仅存下篇。节葬问题是墨子与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歧点,但本文批判的矛头主要指向当时统治阶级虚伪浮夸的生活风气。墨子的节葬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反对厚葬,二是..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节用中

    【题解】本篇主旨仍是在谈要节约用度的道理,理论面有所扩展,但论述较为简略。首段总论圣王统治天下就是要尽职尽责地去做爱民利民的事情。接下来,墨子分别从器用、饮食、衣服、舟车、丧葬和宫室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节用上

    【题解】《节用》分为上、中、下三篇,今下篇亡佚,此为上篇。节用是墨子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墨家思想区别于百家思想的重要标志。节用思想的主旨是去无用之费,即不追求华丽的形式而只注重实用,凡是不实用的,不能..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非攻下

    【题解】《非攻》下篇主题依然是对战争的质疑和非难,但论证的重心却与中篇有所区别,从求助于历史经验转而借助天鬼。这个论证角度的展开来源于论敌的反击,墨子的论敌妄图从根本上摆脱战争不义的不利地位。墨子根据..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非攻中

    【题解】本篇主旨依然是对侵略战争的谴责与非难,但相比前篇那种总纲似的破论立论,本篇则是与论敌展开了正面论战。墨子开篇列举了发动战争的种种害处,归结为一点,就是攻伐之害实质上是在夺民之用,废民之利,使百..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非攻上

    【题解】《非攻》分上、中、下三篇,本篇为上篇。《非攻》的主旨是反对侵略战争,墨子提倡非攻,实质上是对兼爱思想提供理论支持,或者说是兼爱思想的系统化。在墨子看来,人类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安,根源就在于人类自..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兼爱下

    【题解】《兼爱下》篇的主旨与上、中篇大致相同,但论证角度稍有区别,论述也更为详尽。开篇点明要为天下兴利除弊的主旨,紧接着指出当前天下混乱的症结所在即在于别。本文采取双起双承的论证方式,明确表示天下之众..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兼爱中

    【题解】前篇属于理论纲领,本篇则以问难的形式展开了详细论证。墨子认为,兼爱之说事关天下治乱,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所以他要求人们都能做到爱人如己,无所偏私。本篇最大的特色在于通篇采用设问的方式论..

    2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兼爱上

    【题解】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之一,他将天下大乱的根源归之于人性,极具理论深度。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人们以爱自己的心态去爱别人,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如果人们能够做到兼相爱,则天下治。这篇文章层次清..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同下

    【题解】本篇与前两篇主旨相同,旨在说明为政者要用尚同的方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处理政务,管理国家。文章首先提出,要治理好国家,就一定要得下之情,只有真正了解百姓生活的真实情况,并且切实做到惩恶赏善,则国..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同中

    【题解】本篇与前篇的主旨大致相同,内容既有所重叠又有所发展。前篇说到天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所以仍然会遭受暑热严寒、风霜雨露的灾害,其理论范围主要在阐发人道。本篇在此基础上前进一步,对天道..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同上

    【题解】《尚同》分为上、中、下三篇,主旨是强调是非善恶要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标准的制订权和解释权要统一于天子,这样才能避免纠纷,使天下得到治理。本文开篇虚拟上古始有人民之时,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以..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贤下

    【题解】本篇文辞错乱难通之处较前两篇为多,然其大体仍接续前文之余绪,通过对古、今为政者的做法进行对比,来说明只有真正任用贤能之人,才能得到更多贤能之士的诚心归附,从而走向国家大治、百姓康乐。墨子认为,..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贤中

    【题解】《尚贤》上篇为理论总纲,而中篇则是从上位者的角度出发,要求国家统治者要能够为贤者提供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充要条件。墨子开篇就提醒统治者要知道尚贤乃为政之本,进而提出进贤使能的原则,也就是置三本,即..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贤上

    【题解】《尚贤》,《汉书艺文志》作《上贤》,即以贤者为上。此篇主旨在论述尚贤乃为政之本。所谓贤者,就是指那些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德才兼备之士,墨子认为贤者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国家强盛的根本..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三辩

    【题解】本篇名为《三辩》,但对话双方仅有两次往复问难,显系残文,又因内容与墨子的非乐思想一致,故有学者认为本篇是《非乐》篇的残文。文中通过墨子和程繁之间的对话,讨论音乐与政治的关系。程繁的观点带有较为..

    2 墨子译注 2025-04-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