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小窗幽记译注 / 陈继儒

卷十 豪

2025-04-18 15:07 小窗幽记译注

广大宇宙间 豪放有几人

今世矩视尺步之辈,与夫守株待兔之流,是不束缚而阱者也。宇宙寥寥,求一豪者,安得哉?家徒四壁,一掷千金,豪之胆;兴酣落笔,泼墨千言,豪之才;我才必用,黄金复来,豪之识。夫豪既不可得,而后世倜傥之士,或以一言一字写其不平,又安与沉沉故纸同为销没乎?集豪第十。

今译

当今世上目光短浅、固步自封之辈,与那些守株待兔之徒,都属于不用被别人束缚就自己钻入陷阱的人。宇宙如此之大,想找到一个豪放之人,哪里能找到呢?家里穷得四壁空空,却仍然一掷千金,这是豪放人的胆量;兴致来了,提笔泼墨,洋洋千言,是豪放人的才气;懂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豪放人的度量。既然豪放人不可得,那么后世那些风流倜傥的人,倘有一言一字来写他心中的不平,又怎能与沉沉的旧纸一同消磨而被埋没呢?所以把有关豪的文章集成第十卷。

少年多侠气 老来有禅心

桃花马上春衫[1],少年侠气;贝叶斋中夜衲[2],老去禅心。

今译

桃花马上的春衫在风中飘逸,

洋溢着英迈少年的豪侠之气;

佛寺里深夜打坐调心的僧人,

呈现出老者宁静淡泊的禅心。

注释

[1]桃花马:毛色白中有红点的马。

[2]贝叶:古代印度人用以写经的树叶,借指佛经。

骥虽伏枥 足能千里

骥虽伏枥,足能千里;鹄即垂翅,志在九霄。

今译

老马虽然被驯养在马厩中,

其脚力仍然能够奔驰千里;

鸿鹄即使让它垂下了翅膀,

其志向仍是在高天上翱翔。

写不尽千秋花月 描不完大地江山

个个题诗,写不尽千秋花月;人人作画,描不完大地江山。

今译

即使每个人都做诗,也写不完千秋的风花雪月;

即使每个人都作画,也画不尽美好的大地江山。

黄金散尽 何须复来

绿酒但倾[1],何妨易醉?黄金既散,何论复来[2]?

今译

美酒尽管尽情痛饮,一下子醉倒又何妨?

黄金既然已然散去,何必管能不能再来?

注释

[1]绿酒:美酒。

[2]黄金既散:唐李白《将进酒》: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肝胆若春风 气骨如秋水

肝胆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今译

肝胆和煦温暖得同春风,即使囊中一文钱都没有,

也会怜悯孤苦无依的人;气节骨格如秋水般清澈,

纵然家里穷得只剩四壁,也照样能傲视王公贵族。

风云际会 大展宏图

龙津一剑,尚作合于风雷[1];胸中数万兵甲[2],宁终老于牗下。[3]

今译

龙津的一对宝剑,尚能在风雷中腾跃;

胸中有数万甲兵,岂能老死于蓬窗下!

注释

[1]龙津一剑:龙津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的延平津,相传为晋雷焕的宝剑坠水化龙处,故名龙津。晋张华见牛斗之间有紫气,询问雷焕,雷焕说这是宝剑之气,应在丰城。后雷焕至丰城,果掘得二剑。送一剑与张华,留一剑以自佩。张华被诛后,失剑所在。雷焕亦卒,其子佩剑行经延平津,剑忽于腰间跃出堕水。使人潜水寻找,但见两龙各长数丈,蟠萦有文彩。潜水之人害怕,急忙上岸。须臾光彩照水,波翻浪涌。见《晋书张华传》。

[2]数万兵甲:据《魏书崔浩传》载北魏太武帝对新归降首领称赞崔浩说:汝曹视此人,尪纤懦弱,手不能弯弓持矛,其胸中所怀,乃逾于甲兵。

[3]本则摘自明吴从先《小窗自纪》。

平生最遗憾 古人不见我

不恨我不见古人,惟恨古人不见我。[1]

今译

不遗憾我没有见到古人,只遗憾古人没能见到我。

注释

[1]此则语出《南史张融传》。

胸中丘壑 物外文章

登高望远,吊古寻幽,广胸中之丘壑,游物外之文章[1]。

今译

登高处望远方吊古迹寻幽境,

使心中的丘壑气象更加博大,

使胸中的文章内容更加深沉。

注释

[1]物外之文章:根据眼前景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创造出超出事物的新的形象。犹如将眼前之竹,化为胸中之竹。物外,指超出事物本身。

一室虽简陋 不迎富贵人

吴正子穷居一室[1],门环流水,跨木而渡,渡毕即抽之。人问故,笑曰:土舟浅小,恐不胜富贵人来踏耳!

今译

南宋吴正子居住在一间简陋的房子里,门前环绕着流水,用一木板架在水上作为桥,过了河就把木板抽去。别人问他缘故,他笑着回答:这土舟窄小,恐怕承受不住富贵人前来踏足。

注释

[1]吴正子句:摘自明曹臣《舌华录》。

为文有风格 为人有个性

为文而欲一世之人好,吾悲其为文;为人而欲一世之人好,吾悲其为人。

今译

写文章而想要世上的人都说好,

我为他所写的文章而悲哀;

而做人想要世上的人都说他好,

我也为他如此做人而悲哀。

忍到成熟处 淡到天真时

忍到熟处则忧患消,淡到真时则天地赘。

今译

忍耐到了功夫成熟时,忧患自然就会消失,

淡泊到了真诚境界时,天地都显得多余了。

放开豁达眼 不皱忧愁眉

敢于世上放开眼,不向人间浪皱眉。

今译

保持乐观心态,敢于在人世放开眼睛观望;

清除负面情绪,绝不向世间皱起眉头抱怨。

《小窗幽记》是明代著名的格言警句类小品文集,又名《醉古堂剑扫》,作者一说为陈继儒,一说为陆绍珩。全书共分为12卷共1500多则,融处世哲学、生活艺术、审美情趣于一体,涵盖了立德、修身、读书、为学、立业等诸多人生话题,言辞简洁,优美隽永,是晚明清言小品集大成之作。

猜你喜欢

  • 明鬼下

    【题解】《明鬼》上、中篇亡佚,现仅存下篇。此篇主题与《天志》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天志》重在宏观和社会上层层面,《明鬼》重在微观和社会下层层面,有巩固和深化《天志》主题的作用。《明鬼》主旨在论述鬼神的..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天志下

    【题解】《天志》下篇在主题立意上与上篇和中篇保持一致,但文字上的脱漏与错乱之处较多。本篇与前两篇相比,除了文字上的繁复以外,还多出来一些内容,即运用对比手法更加生动形象地论述作者关于要求人们遵循上天意..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天志中

    【题解】《天志》中篇更为详细地阐述了天志的权威性,人类只有遵循天志才能得到上天的奖赏和庇护,才能使国家安定、百姓安宁。墨子指出,天志总的来说就是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天志上

    【题解】《天志》分为上、中、下三篇,此为上篇。墨子是一个宗教神学目的论者,他认为存在一个高高在上的天,天比天子更尊贵、也更有智慧,因此天子和天下所有人必须遵循天的意志。天不可为林谷幽门无人,明必见之,..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节葬下

    【题解】《节葬》分为上、中、下三篇,现仅存下篇。节葬问题是墨子与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分歧点,但本文批判的矛头主要指向当时统治阶级虚伪浮夸的生活风气。墨子的节葬思想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反对厚葬,二是..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节用中

    【题解】本篇主旨仍是在谈要节约用度的道理,理论面有所扩展,但论述较为简略。首段总论圣王统治天下就是要尽职尽责地去做爱民利民的事情。接下来,墨子分别从器用、饮食、衣服、舟车、丧葬和宫室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节用上

    【题解】《节用》分为上、中、下三篇,今下篇亡佚,此为上篇。节用是墨子学说的重要内容,也是墨家思想区别于百家思想的重要标志。节用思想的主旨是去无用之费,即不追求华丽的形式而只注重实用,凡是不实用的,不能..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非攻下

    【题解】《非攻》下篇主题依然是对战争的质疑和非难,但论证的重心却与中篇有所区别,从求助于历史经验转而借助天鬼。这个论证角度的展开来源于论敌的反击,墨子的论敌妄图从根本上摆脱战争不义的不利地位。墨子根据..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非攻中

    【题解】本篇主旨依然是对侵略战争的谴责与非难,但相比前篇那种总纲似的破论立论,本篇则是与论敌展开了正面论战。墨子开篇列举了发动战争的种种害处,归结为一点,就是攻伐之害实质上是在夺民之用,废民之利,使百..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非攻上

    【题解】《非攻》分上、中、下三篇,本篇为上篇。《非攻》的主旨是反对侵略战争,墨子提倡非攻,实质上是对兼爱思想提供理论支持,或者说是兼爱思想的系统化。在墨子看来,人类社会之所以动荡不安,根源就在于人类自..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兼爱下

    【题解】《兼爱下》篇的主旨与上、中篇大致相同,但论证角度稍有区别,论述也更为详尽。开篇点明要为天下兴利除弊的主旨,紧接着指出当前天下混乱的症结所在即在于别。本文采取双起双承的论证方式,明确表示天下之众..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兼爱中

    【题解】前篇属于理论纲领,本篇则以问难的形式展开了详细论证。墨子认为,兼爱之说事关天下治乱,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所以他要求人们都能做到爱人如己,无所偏私。本篇最大的特色在于通篇采用设问的方式论..

    2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兼爱上

    【题解】兼爱是墨子的核心思想之一,他将天下大乱的根源归之于人性,极具理论深度。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人们以爱自己的心态去爱别人,以对待自己的态度去对待别人,如果人们能够做到兼相爱,则天下治。这篇文章层次清..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同下

    【题解】本篇与前两篇主旨相同,旨在说明为政者要用尚同的方法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处理政务,管理国家。文章首先提出,要治理好国家,就一定要得下之情,只有真正了解百姓生活的真实情况,并且切实做到惩恶赏善,则国..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同中

    【题解】本篇与前篇的主旨大致相同,内容既有所重叠又有所发展。前篇说到天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而不上同于天,所以仍然会遭受暑热严寒、风霜雨露的灾害,其理论范围主要在阐发人道。本篇在此基础上前进一步,对天道..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同上

    【题解】《尚同》分为上、中、下三篇,主旨是强调是非善恶要有统一的评判标准,标准的制订权和解释权要统一于天子,这样才能避免纠纷,使天下得到治理。本文开篇虚拟上古始有人民之时,人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所以..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贤下

    【题解】本篇文辞错乱难通之处较前两篇为多,然其大体仍接续前文之余绪,通过对古、今为政者的做法进行对比,来说明只有真正任用贤能之人,才能得到更多贤能之士的诚心归附,从而走向国家大治、百姓康乐。墨子认为,..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贤中

    【题解】《尚贤》上篇为理论总纲,而中篇则是从上位者的角度出发,要求国家统治者要能够为贤者提供发挥其聪明才智的充要条件。墨子开篇就提醒统治者要知道尚贤乃为政之本,进而提出进贤使能的原则,也就是置三本,即..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尚贤上

    【题解】《尚贤》,《汉书艺文志》作《上贤》,即以贤者为上。此篇主旨在论述尚贤乃为政之本。所谓贤者,就是指那些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德才兼备之士,墨子认为贤者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国家强盛的根本..

    1 墨子译注 2025-04-19
  • 三辩

    【题解】本篇名为《三辩》,但对话双方仅有两次往复问难,显系残文,又因内容与墨子的非乐思想一致,故有学者认为本篇是《非乐》篇的残文。文中通过墨子和程繁之间的对话,讨论音乐与政治的关系。程繁的观点带有较为..

    2 墨子译注 2025-04-19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