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元镜规约
此录。专修庐山永明。云栖三祖。在俗以至出家成道。传灯实行。其本传塔铭外。不敢虚诳世俗。
此录本愿。专在劝人念佛。戒杀持斋。求生西方。以三祖作标榜。分分皆实义。切勿随例认戏。但名演实录。若不以戏视者。其功德无量。
此录情求通俗。上而慧业文人。以至稚童幼女。使无一不通晓。故一切深文奥义。不敢赘入。
此录皆真经真呪。真法真理真祖实事。真心发愿。借人显法权巧化导。故曰实录。随喜者详之。
此录於祖师法讳。或俗名皆不敢直呼。但曰某甲。尊法也。
此录不曰传奇。而曰实录。不曰出。而曰分者。以此中皆真谛。非与世俗戏等。故别之。
此录皆佛祖菩萨。万勿使彼立演。观古人为尸之意。益当敬信。如势有不可者。甯弗演可也。
观听诸善人。宜坐两旁。当正心凝虑。静念随喜。观毕。当效法先贤。一心念佛。求生西方。
搬演诸善人。当如亲身说法。宜斋戒正念。此名以法布施较之以财布施者。等无差别。
演法主人。当诚心肃念。香烛列供。如说法等。不得设荤肴。茶食方可。清演无量功德。
此录演完。不得找杂戏一出。以乱正法胜心。在演法者。亦不得稍去一分。以失祖师真蹟。
此录分四十二分。取华严经四十二字母之义。其中曲白。皆本藏经语录。演法者。切勿以私心臆见。搀入俗语。混乱佛法。後必遭报。慎之。
此录皆大乘方便。绝不同目连王氏等剧。故曲皆佛法。最喜雅调摸写。介白清楚。低昂激切。使人一见。感悟回心。不在事相奢华。跳舞繁冗。万勿增入纸劄火器。粧点丑局。反涉恶套也。
善男信女。欢喜助资。搬演流通者。现生福寿双隆。没世必生净土。
此录发愿利生。方便说法。仰报
佛恩。并酬祖意。未尝轻以臆见邪法惑乱四众。幸诸善人。勿生诽阻。有乖流通。自弃於净土也。幸甚。
休闲老衲懒融道人识
又名《传灯录》。全名《异方便净土传灯归元镜三祖实录》。传奇剧本。明代僧人智达著。此剧《规约》说:“本愿专在劝人念佛,戒杀茹斋,求生西方。以三祖作标榜,分分皆实义,皆真经真咒,真祖实事,故曰‘实录’。……不曰‘出’而曰‘分’者,以此中皆真谛,非与世俗戏等。”严而和为此剧所作《序》说:作者“欲使人人咸归净域,无计可为筏渡,因思莲社中主张净土者,唯庐山、永明、云栖三大老,其行愿精确,而事实尤照著人之耳目,爰是搜三祖本传塔铭,一生实迹,敷为四十分,借诸伶人当场搬演。”孙锵《弥勒记跋》认为“其趋旨务引人信佛,离娑婆而登极乐国也”。清焦循《剧说》说:“《归元镜》写沈莲池为僧事,所以发㧑禅氏之谈。于传奇中别一谿径。”近人吴梅《中国戏曲概论》称其“文颇工雅,结构与《昙花》同”。日本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称其“以劝信佛法之目的而作者,于古来戏曲之中,放一异彩焉”。此剧为宣扬“净土宗”的人物和教义的剧作,作为文学作品来看,不仅没有进步的思想意义,艺术上也是粗劣的。但作为一名佛教徒而涉足戏曲领域,则足以说明当时戏曲这种文学样式是如何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