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孝经译注
孝经译注
  • 丧亲章第十八

    本篇导读生与死是人生的大事,所以儒家的孝道注重赡养父母之余,也重视对父母死后的行孝细节。本章分三部分,其一是说明父母过世,子女应该有的言谈举止、衣着服饰和日用饮食的态度。同时,也说明节哀的限制和原因。..

    佚名 2025-04-20
  • 事君章第十七

    本篇导读本章主旨说明君子侍奉君主的原则。在政治上,君子最大的责任是协助君主推行善政,并纠正君主的过失。这一章寥寥数语,已经让我们明白到为人臣者,不论在任何时候也要为国事尽心,兴利去弊。这样说来,君子为..

    佚名 2025-04-20
  • 感应章第十六

    本篇导读感应,指上天、神灵与人之间的互相呼应。本章从汉代流行的天人感应思想出发,说明天子诚心行孝,便能与天、地、神灵和祖先互相感化和呼应。本章认为,圣明之君主能事父母以孝,故必定可以尽心诚意地祭祀天地..

    佚名 2025-04-20
  • 谏诤章第十五

    本篇导读所谓谏诤,就是在下位者对在上位者的规劝。与其他篇章不同,《谏诤章》不从对父母的敬爱和顺从讲,反之,孔子与曾参的答问中,借天子、诸侯、大夫的必须有争臣,以及士必须有争友,说明父有争子的重要。原来..

    佚名 2025-04-20
  • 广扬名章第十四

    本篇导读《开宗明义章第一》说: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本章的主旨便是要说明立身行道和扬名后世的关系。在儒家的角度言之,君子要扬名后世,一定先要事亲孝、事兄悌、居家理。儒家认为,若君子能把这些家内之事做好..

    佚名 2025-04-20
  • 广至德章第十三

    本篇导读如第一章所言,本经所谓的至德便是美好的德行。本章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重申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遵行孝道,让孝道在自己身上得到最大的体现。通过实践孝道,好让人民亲自领会父子之孝、兄弟之悌和君臣之敬的..

    佚名 2025-04-20
  • 广要道章第十二

    本篇导读从《广要道章》到《广扬名章》,都是对《开宗明义章》:先王有至德要道和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的回应。所谓广,是推广的意思。要道,在这里指关键的道理。本章从孝、悌、礼、乐四方面,讲述国君治国之道。治..

    佚名 2025-04-20
  • 五刑章第十一

    本篇导读五刑,是古代的五种刑罚。本章篇幅短少,主要讲述什么是大不孝。所谓大不孝,当然是指子女侍奉父母上行为的偏差,但原来藐视和非议君主和圣人也被视为不孝。《孝经》的作者认为:不孝不是个人的事,而是国家..

    佚名 2025-04-20
  • 纪孝行章第十

    本篇导读所谓纪孝行,便是记录孝行,而孝行就是实践孝道的表现。本章分别从积极和消极两面讲孝行的准则,其中可概括为五要和三不。五要就是:一、平常侍奉父母时要恭敬;二、赡养父母要流露出喜乐;三、父母抱病时要..

    佚名 2025-04-20
  • 圣治章第九

    本篇导读所谓圣治,就是圣人以孝治理天下之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所谓圣人,即是指才德兼备,完美无瑕的人。本章借西周圣人周公旦行郊祀之祭为例,阐明行孝乃人的本性。又指出圣人孝治之所以成功,乃是圣人能够因..

    佚名 2025-04-20
  • 孝治章第八

    本篇导读孝治,即以孝治天下。本篇上承前一章,进一步说明天子、诸侯、卿、大夫如何以孝道治理天下国家。简言之,孝治的重点有二:一是不敢,二是欢心。就施政者而言,明白不敢,才可以得到人民的欢心,才可以把家、..

    佚名 2025-04-20
  • 三才章第七

    本篇导读所谓三才,是指天、地、人。在《易经系辞下》曾写道: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本篇上承五孝的论述,再次利用宇宙秩序作模拟,重申孝的绝对性和贯通性。就绝对性而言,本篇确立了孝道的..

    佚名 2025-04-20
  • 庶人章第六

    本篇导读庶人是指天下一般百姓。自古而言,中国社会分为士、农、工、商四等,除了士以外,其余三者皆可以称为庶人。本篇为五孝之末,它上承了前四章(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纲领式的讨论。本章表面上说明了庶人行..

    佚名 2025-04-20
  • 士章第五

    本篇导读据《白虎通义爵》说:士者,事也,任事之称也。士作为最前线的政府人员,要直接面对广大的民众,处理政府的具体事务。据本篇所讲,士应该以忠、顺的态度事奉君上。而在下位的士,只要坚定不移地以忠顺事奉上..

    佚名 2025-04-20
  • 卿大夫章第四

    本篇导读在封建制度中,卿是周王朝和诸侯国中的高级官员,其爵位分为上大夫和下大夫。因为卿大夫是王朝和诸侯国的行政长官,所以本篇特别谈及他们的言行举止,当中包括服饰、言语和行为。作为高级的行政长官,卿大夫..

    佚名 2025-04-20
  • 诸侯章第三

    本篇导读诸侯之孝为五等孝之二。诸侯是商周时代分封制度下对各封国国君的称呼。在分封制度下,诸侯分为五等,分别是公、侯、伯、子、男,他们是一国之君,地位仅次于天子。作为训谕性的读物,《孝经》里的诸侯之孝主..

    佚名 2025-04-20
  • 天子章第二

    本篇导读在《孝经》里有所谓五等孝,天子之孝、诸候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和庶人之孝。由这一章开始及以下四章,分别讨论了上述五等孝行。我们常误会中国儒家讲道德教化,只是叫人守礼和读书。礼教和经典也许是不..

    佚名 2025-04-20
  • 开宗明义章第一

    本篇导读本篇是《孝经》的首章,所谓开宗明义,即是揭示和说明孝的宗旨和意义的意思。故此本篇的主旨是阐明孝道的根本意义和精神,可以说是全书的总纲。本篇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仲尼居吾语汝,以孔子和曾参的答..

    佚名 2025-04-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