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归园田居 / 陶渊明

归园田居

2025-04-27 15:23 归园田居

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

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1]

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閑。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窮巷寡輪鞅;

白日掩荊扉,虛室絕塵想。

時復墟曲中,披草共來往;

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

桑麻日已長,我土日已廣,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其四

久去山澤遊,浪莽林野娛。

試攜子侄輩,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壟間,依依昔人居;

井竈有遺處,桑竹殘朽株。

借問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無復餘。」

一世異朝市,此語真不虛。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

其五

悵恨獨策還,崎嶇歷榛曲。

山澗清且淺,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隻雞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荊薪代明燭。

歡來苦夕短,已復至天旭。

1 顛,通「巔」。

组诗。陶渊明作。收入《陶渊明集》。 陶渊明 (365—427),晋代诗人,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出身于破落之家,《晋书》、《宋书》均谓其系东晋名将陶侃曾孙,后人亦有疑其说者。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决心去职归隐。诗文辞赋,具有多方面的文学成就。有《陶渊明集》行世。本组诗共5首,作于公元406年的春天和夏天,是陶诗的代表作。组诗的第1首叙述诗人归隐之后的生活和愉快心情。他把自己置身的官场比喻成“羁鸟”和“池鱼”,田园生活则是“旧林”和“故渊”。回到鸡犬相闻的田园,犹如出笼之鸟,无比畅快。诗人之所以这么愉快是因为归田园之后没有世俗的交往,也没有世俗的想法,“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第2首)在这样一种环境里,诗人亲自参加劳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第3首),去山泽游娱,虽然偶尔也有“人生似幻化”(第4首)的感叹,但终归还是要比官场强得多,可以在这优美的环境里“漉我新熟酒,只鸡招近局”(第5首),怡然自得。这组诗,可以说是前无古人之作。自陶渊明开始,诗人们才把田园生活当作歌咏的对象。唐代王维、孟浩然以及更后的咏田园诗人,无不受其影响。

猜你喜欢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