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 / 唐君毅

自序——写作缘起

2025-04-20 17:19 文化意识与道德理性

吾写作本书,始于三十六年尚在南京中大任教时。十之六七,成于太湖滨之江南大学。论宗教一章,成于江西信江鹅湖书院。最后二章第一章及自序,于四十一年成于香港。计地历四处,时经五载。稿成后,除应友人之约,曾分别发表若干章外,即散置箧中,迄未遑自阅一通。今又匆匆五载矣。忆余初动笔时,本欲只写一文,论家庭、国家与天下观念之建立。及论家庭既毕,即觉有扩大为一总论文化意识之道德理性基础之必要。遂于课余络续写作,竟成巨帙。余十年来,遭逢世变,安居无地,不免心与境迁,情随物转。然在写此书时,则力求不动于气,冀明放之四海而皆准之义理之当然为事。唯余对文化及道德之问题,于世书俗说,多所未安。意吾所欲言,皆须历经曲折而后能达。乃不惜取西方哲学著作之体裁,缴绕其辞,碎义析理。粗心自读,亦苦文义艰涩。故亦不亟亟于刊行。而五六年以来,余所写之一般文字,则皆颇求通俗,较切事情,少事剖析,略具华彩。顾此类即事言理之文,随事宛转,意气激昂,亦使人心志外驰,往而不返。其于世为益为损,亦未易论。而其所根据之义理,又咸在此书。则此书之艰涩,抑正在其所陈之思想,如深植根于地下,乃自泥土沙砾之压抑中,蜿蜒生长而出者。古人言,仁者先难而后获,君子之道费而隐。区区为学,亦尝慕此。则此书文义艰涩,亦未为大病。抑亦可助读者之更能不避艰涩,以深植其思想之本根。乃将此书重次定目录,是正文句,加以刊行。如世之读者苦其艰涩,亦无妨与余以前所发表,其他较流畅通俗之著,如人生之体验,人文精神之重建等,互相参看。既可观其互相照映之义理,亦知二者之别,乃文章体类之不同。离之而后双美,合之则必两伤。而学问之事,则凝摄之功与发挥之事,初未必相妨。古人云,卷之则退藏于密,放之则弥纶六合。此乃古人为学作文之最高境界。然要必先卷而后放。斯意也,吾固远未能逮,愿与天下贤士共勉之。

一九五七年一月卅日

唐君毅著。上下两册,上册四章,下册六章。1958年香港友联出版社初版。1975年台湾学生书局再版。收入唐君毅全集。第一章泛论人类创造文化之精神的自主自动性或自决性。第二章至第九章分论家庭、生产技术、社会经济、政治、科学哲学、文学艺术、宗教、道德、体育、军事、法律、教育等各种文化活动所赖以形成的文化意识,论各种文化意识、文化活动、文化理想形成时其中所实现的道德价值或所表现的道德理性。末章总论人的文化的弊害之所以产生之故及自救之道,论人的精神与自然世界万物的理则及自然进化事实的关系。作者认为人类一切文化活动之所以存在,都依存于道德自我,一切文化活动都不自觉的或超自觉的表现道德价值,都统属于道德自我、精神自我或超越自我而为其分殊的表现。道德自我是“一”是“本”,涵摄一切文化理想;文化活动是“多”是“末”,被统摄受主宰于道德自我而成就文明的现实。认为道德理性是一切文化理想实现的、文化活动的必然基础。由此,彻底否定自然主义、唯物主义、功利主义的文化观,提出道德理性或道德理想主义的文化哲学体系。此书是阐述文化哲学的重要著作,对于研究当代文化哲学有一定学术价值。

猜你喜欢

  • 第十章 人类文化在宇宙之地位与命运

    一 物质世界与生命世界吾人于上列诸章,已分别将人类之各种文化意识中之文化活动加以说明。吾人随处所着重之点,皆在指出人之生物本能,不足说明人之文化意识之所以生,而见人之文化意识文化活动,处处显出人之一超..

  • 第九章 体育军事法律教育之文化意识

    一 导言吾人以上所论之人类各种文化活动,皆可只有内在之目的,不须有外在之目的。此所谓可只有内在之目的者,即谓吾人从事上述之文化活动之任一种时,吾人皆可只求实现该文化活动所欲实现之价值,以求该文化活动之..

  • 第八章 道德意识通释

    一 前言道德为实践之事,而非理智之事。道德之哲学的反省,无直接之效用于道德之促进。然依浅薄或错误或未尽理之道德哲学以指导行为,则妨碍道德之实践。由是而道德之哲学的反省亦不可少。西方之道德哲学之系统,由..

  • 第七章 人类宗教意识之本性及其诸形态

    一 自现实自然生命求解脱与宗教意识吾人在论求真意识与求美意识之文二章,已指出二种意识皆为不完足而相待者。由其相待,则吾人可以二种意识互相补足。然此种补足,唯是一以一偏救治另一偏,利随而害亦随。吾人如只..

  • 第六章 艺术文学意识与求真意识

    一 导言:求美之起源之四种不相应之学说常言科学哲学求真,艺术文学求美。真美之价值,人恒以之与道德上的善之价值相对。因而求真求美,皆同易被视为无道德价值与道德无关者。纯粹之科学家哲学家,恒谓其目的只在认..

  • 第五章 哲学科学意识与道德理性

    一 导论科学哲学意识以求真理为目的,其所追求之价值为真理。真者不必善,因而通常将科学哲学与道德,视为不同之人文领域,而不以科学哲学之活动本身具道德价值。然依吾人之见,则科学哲学与道德,固可视为不同之人..

  • 第四章 政治及国家与道德理性

    一 权力意志,与肯定人我之存在之超越的我之依赖关系及矛盾关系吾人上论人类经济生活之道德意识基础,而论及经济上之公平分配问题,及现社会经济制度之改造问题时,人皆知此兼是一社会政治之问题。然吾人上之所述,..

  • 第三章 经济意识与道德理性

    一 导论本文论经济意识与道德理性,其目标乃在指出人类之经济意识、经济活动、经济的社会组织与其理想,自始根据于人之内在的精神活动道德自我之要求而成立,亦即直接间接以人类之自觉或不自觉的道德理性为基础而成..

  • 第二章 家庭意识与道德理性

    吾人论各种文化活动,重在论其精神基础。故吾人论文化活动,重在论各种文化意识。各种文化意识中,吾人将先论家庭意识。吾人之论家庭意识,重在说明家庭意识,为人所必当有者。由此而见家庭意识之成立有其道德理性之..

  • 第一章 导论:人类文化活动之涵义及其自决性

    一 文化活动之涵义文化非自然现象,亦非单纯之心理现象或社会现象。单纯心理现象,为主观的,个人的。而文化现象则为超个人的,客观的。单纯之社会现象,虽为超个人的、客观的,然克就人与人之社会之关系为斗争、合..

  • 自序——明本书宗趣

    一 本书宗趣本书之写作,一方是为中国及西方之文化理想之融通建立一理论基础,一方是提出一文化哲学之系统,再一方是对自然主义、唯物主义、功利主义之文化观,予以一彻底的否定,以保人文世界之长存而不坠。本书之..

  • 自序

    《中國史學通論》,原名《中國史學概論》,蓋叙述中國各種史體發展之大概,而略論其利弊者也,故謂之通論亦可。此書本爲國立北京大學史學系講稿,編於民國八九年間,既爲急就之章,故無精深之見,雖皆自出心裁,不染..

    20 中国史学通论 2025-04-16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