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三字經
敘論章
天地分,乾坤定,有男女,性各秉。
聖人教,在六經,易家人,利女貞。
書釐降,帝典篇,詩刑于,始二南。
禮昏義,及內則,治上下,統家國。
春秋法,首正名,書姜氏,削夫人。
下此者,列女傳,或庭誥,或閨範。
古賢人,各垂訓,崇女教,與男等。
奈世俗,置罔聞,爰撰此,淺俗文。
願舉世,教閨門,力講究,體諸身。
行習慣,成四德,暨三從,庶無忒。
女道修,母道得,此始終,可爲則。
女道章
古生女,弄之瓦,明卑弱,臥牀下。
能步言,聽姆教,婉娩從,毋執抝。
幼即學,立身正,凡定動,禮法慎。
身穩重,貌端莊,行從容,休急忙。
坐須戒,手足慌,立須戒,靠門牆。
毋邪視,毋側聽,惹人賤,招人慍。
莫狂跳,莫亂叫,人見之,誰不笑?
莫低唱,莫悄語,人聽之,自取辱。
毋謊話,毋戲謔,或與人,相口角。
女最忌,是多言,彼長舌,最討嫌。
女最忌,是使性,彼喬氣,最簿命。
守閨房,少出門,外是非,莫與論。
裹了足,戒足行,穿了耳,戒耳聞。
凡閨女,不出閨,庭除走,便非宜。
須自禁,莫強隨,苟失禮,人共嗤。
七八歲,講倫常,第一事,奉爺娘。
盡愛敬,職所當,每早起,問安康。
寒備火,熱扇涼,飢進食,渴進湯。
爺娘教,是家常,時刻記,不可忘。
或責詈,勿怨傷,謹聽受,暗思量。
有不是,即更張,勿任性,反強梁。
有不諳,問無妨,切不可,意氣昂。
兄嫂姊,弟妹行,相親愛,恩誼長。
凡飲食,及衣裳,互相讓,兩有光。
十歲後,漸長大,男女衣,不同架。
凡見人,即起身,遠離坐,勿比親。
行遇人,即轉身,毋不避,直撞行。
伯叔母,姑娘輩,雖然熟,禮不廢。
生客來,要謹避,切不可,呆相對。
清早起,開房門,拭卓椅,埽塵埃。
凡器物,安排勻,要齊整,勿斜橫。
黃昏時,燈早紅,同女伴,做女工。
學針黹,刀翦缝,蠶績事,無不通。
十四五,已成人,婦道近,要關心。
烹調熟,紡織勤,門內事,件件精。
現做女,將做媳,要做人,從此起。
慎言語,慎舉動,竟兢兢,勿放縱。
務貞靜,務端莊,色凜凜,勿輕狂。
莫窺窗,莫遊庭,露頭面,人輕賤。
夜行燭,無燭止,擁蔽面,出門事。
男與女,不親授,近身物,不相與。
坐立言,總遠避,雖族間,亦如是。
遠親戚,表兄弟,年紀長,須迴避。
莫以熟,不必退,與言笑,無禁忌。
僱工人,奴僕輩,雖傳呼,毋入內。
凡寺觀,莫去遊,女入廟,最堪羞。
出門口,買物件,爭價值,丟臉面。
看臺戲,聽鼓詞,一切事,更不宜。
讀歌本,及小說,蕩心思,嚴禁絕。
最要緊,頭與腳,勤梳洗,戒齷齪。
衣新舊,要常澣,聯裂縫,補釦襻。
環與釵,常見新,雖舊了,莫給人。
閨房物,莫露形,是褻衣,暗處存。
盛暑天,莫露形,敬自身,免招毀。
十八九,出嫁時,匳厚簿,隨其宜。
勿問長,勿問短,勿妄爭,勿自管。
自此後,離娘家,一切事,莫錯差。
父母命,哥嫂說,謹順從,乃女德。
婦道章
古娶婦,重六禮,廟見後,婦若子。
拜翁姑,暨伯叔,入廚下,親什物。
事翁姑,首敬順,循禮節,聽教令。
不並坐,不並立,語必順,應必疾。
凡翁姑,所鍾愛,小姑叔,宜優侍。
凡翁姑,所貴重,雖微物,勿輕動。
晨必省,莫驚寤,埽庭房,浣巾布。
淨抹拭,各器具,放整齊,有定處。
親起來,盥水備,涼熱宜,然後退。
潔茶點,安匙箸,稱萬福,問怡豫。
飯軟蒸,內熟煮,和羹湯,所欲與。
凡飲食,莫私嘗,烹飪好,奉高堂。
辨好惡,察性情,毋拂意,煩惱生。
昏必定,茶水備,安置好,稟辭退。
若有呼,隨即應,忙起身,仔細問。
朝如斯,夕如斯,尋常節,須謹持。
清代兴国朱浩文星源撰。光绪二十六年(1900)听雨堂刻本。专为教育妇女恪守封建道德品行而作的女子训教书。全书包括叙议意、女道章、妇道章、母遵章、懿范章等五章。仿效宋代《三字经》体例,以三字句白话文形式,训教女子要三从四德,做贤妻、良母、孝女、节妇,告诫人们女子一生下来就要教诲她学礼法、守闺房、少出门,“七八岁,讲伦常,十岁后,做女工,刀剪缝,蚕织事,无不通”;“十四五,将做媳,门内事,件件精,露头面,人贱轻”;“十八九,出嫁时,一切事,父母命,莫差错,谨顺从”;对待丈夫要“视为天,一切事,听夫婿,义最重,职当全,夫怒责,忍吞声,不生育,劝纳妾,休嫉妒,丈夫死,女要守,死事小,失节大;”要妇女“事翁姑,首敬顺,不并立,言必从”。总之要女子“讲三从,说四德,能终身,为准则”。在懿范章中,还列举众多“女范”、“妇范”、“母范”,要妇女效仿。《女三字经》三字一句,对仗工整,押韵顺口,节奏明快,便于记诵,在民间流传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