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 谢国桢

前言

2025-04-17 17:43 两汉社会生活概述

忆余幼喜读南明史案,及长,转而探求清初东北满族兴起之由,乃上溯契丹、金源,以迄汉代乌桓、鲜卑之事迹,拟草成一部《东北史略》。时当九一八事变之时,大有李义山诗句可惜前朝玄菟郡,积骸成莽阵云深之感。尔后,七七事变爆发,风云变幻,时局动荡,华北沦陷,东南颠簸不定。桢以谋求衣食,奔走南北,骛于外务,此事遂以中辍。1947、1948年间,余避地上海,在河南路一角小楼上,为银行商家司笔札之役,乃于业余撰写《清初东北流人考》及《汉代绘画考》。1949年春,北平解放,遂迅速北上。1949年秋在天津南开大学讲课,乃得重理旧业,到1951年适为至德周叔弢先生六十寿辰,即把写于十字街头的论文登在《周叔弢先生六十生日纪念论文集》上。

从1951年到1981年这三十年间,余由南开调到北京,在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得偿宿愿;承师友启发,学习新知,自觉亦有所得。***期间,余乃下帷读书,重温前后《汉书》《东观汉纪》等书,以及《文物》期刊所载考古发掘工作报告。鲁迅先生《致姚克》的信上说:汉画像模糊者多我在北平时,曾陆续搜得一大箱,曾拟摘其关于生活状况者,印以行世,而为时间与财力所限,至今未能,他日倘有机会,还想做一做。此话对余启发尤深,所以不揣固陋,慨然有述作之意。又因余粗枝大叶,赋性疏懒,做不出考证精细的工作,但想到古人有读书得间这句话,就是要掌握大量的资料,熟悉当时的社会情况,披坚执锐,得知其中的肯綮,取得内在的联系,然后才能够持之有物,言之成理,不至于徒说空话,于是试图从这方面做起。

1972年余从河南明港回京之后,陆续读书,积累资料,成《两汉社会生活概述》,承知友吕贞白同志审查校订,又承陕西人民出版社大力支持,得以出版问世。

从1951年到现在(1981年),已经是三十年了。那时周叔弢先生是六十岁生日,现在正值九秩寿辰时期,余也是八十周岁的人了。髫龄就学,皓首无成,但是在大好时光之下,余能够努力工作,共瞻未来美好的远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故贾余勇,草成了这部菲作以为周公寿;并期待着海内外至亲好友、同志仁人批谬指疵,以匡不逮,借以考验我半个多世纪以来,读书之勤惰云尔。

谢国桢

记于北京乐学斋寓庐

一九八一年四月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谢国桢先生晚期写的一本汉代历史专著。谢国桢先生专长于明清史,尤其是晚明史。他还是金石学大家。本书是谢国桢先生在研究兴趣中产生的研究新领域。谢国桢先生从汉代画像石入手,通过画像石传达的信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等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语言简练生动,篇幅短小精悍,既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又有相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猜你喜欢

  • 后记

    我于二十多年以前曾写过一篇《汉代画像考》仅写了四章,未能完稿。全国解放的前夕,我从上海回到北京,参加学习,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涉及的都是些研治明清史事的事情,写作汉代史迹的业务遂以中辍。我的治学愿望,..

  • 八 知识分子的地位、作用和劳动人民的反抗斗争

    知识分子在汉代的社会地位和所起的作用在阶级社会里,知识分子不是独立的一个阶级,而是主要依附于统治阶级,为统治阶级服务。它既可以为劳动人民做好事,也可以助纣为虐而做坏事。在封建社会内,知识分子所起作用的..

  • 七 汉代统治人民的方式

    统治者的阶级压迫刘邦建立汉政权时,能够审量形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他不走六国分裂的回头道路,而坚持统一,以法制来约束人民。他入关之初,就提出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者及盗者抵罪。汉初不是像以前战国时代..

  • 六 歌舞及文娱活动

    汉代歌舞渊源诗词歌赋多出于旗亭酒壁之间。劳动人民由口头创作、手舞足蹈而形成文学艺术。宋人郭茂倩说:言者心之声,歌者心之文。就是说,劳动人民在工作完了休息的时候要唱歌,即使在劳动中间,搬运时为了把繁重的..

  • 五 文化艺术

    古代先民在日常生活中和经过长期劳动后,觉得需要把自己所见到的事物记录下来,于是逐渐产生了早期雏形的写生画和象形文字。他们在劳动当中,考察形势,寻求事理,提高认识,推动生产不断发展。他们在生产实践当中,..

  • 四 人民生活中的住行

    房屋建筑我国远古时代,人们穴居野处,后来为避风雨,从窑洞中迁移出来,用辛勤的双手,建筑了房屋;又从土阶茅茨而提高到盖清庙明堂。巍峨的宫阙和美丽的园囿,高楼大厦,飞阁连云。西安出土的汉代齿轮古代房屋的营..

  • 三 人民生活中的衣食

    服饰人类为着防御寒冷,就发明了衣服。中国古代人穿的衣服,由宽袍大袖、繁缛装饰,经过改进,变为便利于工作的服装。当然称体合用的衣服,总是美观的。古代地主、贵族们多是峨冠博带,宽衣大袖,这是为了表示其豪华..

  • 二 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汉鼓吹种多刻石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制度上升的时期。那时,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人身依附关系比过去要放松得多,从西汉文景以后六七十年的休息,经过赤眉、绿林农民群众的斗争,到东汉光武帝施行释放奴婢、恢复工农业生..

  • 一 汉代社会概况

    自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制度解体,封建制度逐渐建立,到秦代统一中国之后,改变了诸侯割据的局面,设置郡县,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真正形成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为了边境防御,有时发生战争,但是有斗争,也就有团结..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