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詞
萬千紅紫古長安,到眼芳菲著意看。韋杜名花都賞遍,風流何以素心蘭。(瑣兒本名素)
玉顏憔悴向秋風,鏡裏看花色相空。料得西冷春寂寞,海棠染作淚痕紅。(色子於夏四月自秦之浙,欲依孫方伯西林先生,今西翁謝世,不知流落何處矣。)
鍾呂箏琵雜賞音,風懷跌蕩寄高吟。(謂嚴侍讀道甫)眼中尤有銷魂種,潭水桃花深復深。(祥麟)
玉山筵上正逢春,記得花開白似銀。(銀花)莫折柔枝移別院,應須留伴若吟身。(謂錢明經獻之)
十載簪毫侍從臣,偶因攬勝入西秦。(謂曹侍讀習庵)思王才跨應劉輩,剩有閑情賦洛神。(三壽)
聞說涼州更隴州,如何蹤跡漫淹留。(寶兒)文園正抱相如渴,誰解琴心一片幽。(謂琅琊公子)
銀漢迢遙路正賒,佳期渺渺悵何涯。幽庭添得新秋意,閑煞牽牛一樹花。(喜兒舊名牛兒)
渭河北去舊知名,一曲霓裳四座春。西地梨園三十六,與郎細細辨秦聲。(小惠兒)
神仙偶現動離情,若恨匆匆唱渭城。誰道人間忽天上,佛幢蘭若證三生。(竹林為秋帆先生家歌兒。餘於丙申秋南還,竹林同素兒、色子、祥麟相送青門外,戊戌夏復至節署,已下世。)
珠郎壁郎合作歌,含情含笑弄回波。可憐惜別江南客,秋雨秋風奈爾何。
慧是文人俠是仙,傾城不獨鬥嬋娟。玉郎解道風流甚,何處相逢不可憐。
一卷新編寫別情,新從秦嶺覓雲英。燈昏讀罷人何處?正打譙樓第四更。
秦腔论著。清代严长明等著。成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7篇。记述乾隆年间西安地区的秦腔活动。其中有14位艺人的传记,也有西安班社活动情况,更有艺人从艺经历和他们在艺术创造方面的不少宝贵经验。对花部的兴起及清中叶“花雅之争”中秦腔之所以能够战胜雅部昆曲,进而成为剧坛盟主,作了极为精辟的论述。涉及地方戏曲特别是秦腔艺术的许多重要理论问题,如秦腔四大声腔流派的形成与艺术特色,三十六班中剧团与艺人之间的流派争妍,秦腔历史,秦腔与昆曲的异同等。有叶德辉《双梅景音丛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