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读医 / 张仲景

卷下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2025-04-21 10:01 读医

果实菜谷禁忌并治第二十五:

果子生食生疮。

果子落地经宿,虫蚁食之者,人大忌食之。

生米停留多日,有损处,食之伤人。

桃子多食令人热,仍不得入水浴,今人病淋沥寒热病。

杏酪不熟,伤人。

梅多食,坏人齿。

李不可多食,令人胪胀。

林檎不可多食,令人百脉弱。

橘柚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

梨不可多食,令人寒中,金疮、产妇,亦不宜食。

樱桃杏多食,伤筋骨。

安石榴不可多食,损人肺。

胡桃不可多食,令人动痰饮。

生枣多食,令人热渴,气胀。寒热羸瘦者,弥不可食,伤人。

食诸果中毒,治之方:

猪骨烧灰

上一味,末之,水服方寸匕。亦治马肝漏脯等毒。

木耳赤色,及仰生者,勿食。菌仰卷及赤色者不可食。

食诸菌中毒,闷乱欲死,治之方:

人粪汁饮一升,土浆饮一二升,大豆浓煎汁饮之。服诸吐利药,并解。

食枫柱菌而哭不止,治之以前方。

误食野芋,烦乱欲死,治之以前方。其野芋根,山东人名魁芋,人种芋,三年不收,亦成野芋,并杀人。

蜀椒闭口者有毒,误食之戟人咽喉,气病欲绝。或吐下白沫,身体痹冷,急治之方。

肉桂,煎汁饮之,饮冷水一二升。

或食蒜,或饮地浆。

或浓煮豉汁饮之。并解。

正月勿食生葱,令人面生游风。

二月勿食蓼,伤人肾。

三月勿食小蒜,伤人志性。

四月、八月勿食胡荽,伤人神。

五月勿食韭,令人乏气力。

五月五日勿食生菜,发百病。

六月、七月勿食茱萸,伤神气。

八月、九月勿食姜,伤人神。

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心脉。

十一月、十二月勿食薤,令人多涕唾。

四季勿食生葵,令人饮食不化,发百病,非但食中,药中皆不可用,深宜慎之。

时病差未健,食生菜,手足必肿。

夜食生菜,不利人。

十月勿食被霜生菜,令人面无光,目涩心痛,腰疼,或发心疟,疟发时手足十指爪皆青,困萎。

葱韭初生芽者,食之伤人心气。

饮白酒食生韭,令人病增。

生葱不可共蜜,食之杀人,独颗蒜弥忌。

枣和生葱食之,令人病。

生葱和雄鸡、雉、白犬肉食之,令人七窍经年流血。

食糖蜜后,四日内食生葱蒜,令人心痛。

夜食诸姜蒜葱等,伤人心。

芜菁根多食之,令人气胀。

薤不可共牛肉作羹食之,成瘕病,韭亦然。

莼多病,动痔疾。

野苣不可同蜜食之,作内痔。

白苣不可共酪同食,作●虫。

黄瓜食之,发热病。

葵心不可食,伤人;叶尤冷,黄背赤茎者勿食之。

胡荽久食之,令人多忘。

病人不可食胡荽及黄花菜。

芋不可多食,动病。

妊妇食姜,令子余指。

蓼多食,发心痛。

蓼和生鱼食之,令人夺气,阴咳疼痛。

芥菜不可共兔肉食之,成恶邪病。

小蒜多食,伤人心力。

食躁式躁方:

豉浓煮汁饮之。

钩吻与芹菜相似,误食之,杀人,解之方:《肘后》云,与茱萸黄食芥相似。

荠苨八两

上一味,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二服。钩吻生地傍无他草,其茎有毛者,以此别之。

菜中有水莨菪,叶圆而光,有毒,误食之,令人狂乱,状如中风,或吐血,治之方:

甘草煮汁,服之即解。

春秋二时,龙带精入芹菜中,人偶食之为病,发时手青腹满,痛不可忍,名蛟龙病,治之方:

硬糖二、三升

上一味,日两度,服之,吐出如蜥蜴三五枚,差。

食苦瓠中毒,治之方:

黎穰煮汁,数服之解。

扁豆,寒热者,不可食之。

久食小豆,令人枯燥。

食大豆等,忌啖猪肉。

大麦久食,令人作●。

白黍米不可同饴蜜食,亦不可合葵食之。

蕎麦面,多食令人发落。

盐多食,伤人肺。

食冷物,冰人齿。食热物,勿饮冷水。

饮酒,食生苍耳,令人心痛。

夏月大醉汗流,不得冷水洗着身,及使扇,即成病。

饮酒大忌灸腹背,令人肠结。

醉后勿饱食,发寒热。

饮酒食猪肉,卧秫稻穰中则发黄。

食饴多饮酒,大忌。

凡水及酒,照见人影动者,不可饮之。

醋合酪食之,令人血瘕。

食白米粥勿食生苍耳,成走疰。

食甜粥已,食盐即吐。

犀角?搅饮食,沫出,及浇地坟起者,食之杀人。

饮食中毒烦满,治之方:

苦参三两苦酒一升半

上二味,煮三沸,三上三下,服之,吐食出即差,或以水煮亦得。

又方:

犀角汤亦佳。

贪食、食多不消,心腹坚满痛治之方:

盐一升水三升

上二味,煮令盐消,分三服,当吐出食,便差。

矾石生入腹,破人心肝,亦禁水。

商陆,以水服,杀人。

葶苈子,傅头疮,药成入脑,杀人。

水银入人耳及六畜等,皆死。以金银着耳边,水银则吐。

苦练无子者杀人。

凡诸毒,多是假毒以投,无知时宜煮甘草荠苨汁饮之,通除诸毒药。

《金匮要略》是我国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的杂病部分,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论述杂病诊治的专书,原名《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是存放古代帝王圣训和实录的地方,意指本书内容之珍贵。全书分上、中、下三卷,共25篇,载疾病60余种,收方剂262首。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科、妇科疾病及急救卒死、饮食禁忌等内容。被后世誉为“方书之祖”。

猜你喜欢

  • 卷下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

    禽兽鱼虫禁忌并治第二十四: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自非服药炼液、焉能不饮食乎?切见时人,不闲调摄,疾疢竞起;若不因食而生,苟全其生,须知切忌者矣。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

    6 读医 2025-04-20
  • ·卷下 杂疗方第二十三

    杂疗方第二十三:退五脏虚热,四时加减柴胡饮子方:冬三月加柴胡八分白朮八分陈皮五分大腹槟榔四枚并皮子用生姜五分桔梗七分春三月加枳实减白朮共六味夏三月加生姜三分枳实五分甘草三分共八味秋三月加陈皮三分共六味..

    9 读医 2025-04-20
  • 卷下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论一首 脉证五十四条 方十六首)妇人中风七八日,续来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此为热入血室。其血必结,故使如疟状,发作有时,小柴胡汤主之。(方见呕吐中)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

    5 读医 2025-04-20
  • 卷下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

    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论一首 证六条 方七首)问曰:新产妇人有三病,一者病痉,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难,何谓也?师曰:新产血虚、多出汗、喜中风,故令病痉;亡血复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

    5 读医 2025-04-20
  • 卷下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

    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证三条 方八首)师曰:妇人得平脉,阴脉小弱,其人渴,不能食,无寒热,名妊娠,桂枝汤主之(方见利中)。于法六十日当有此证,设有医治逆者,却一月,加吐下者,则绝之。妇人宿有癥病..

    6 读医 2025-04-20
  • 卷下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论一首 脉证一条 方四首)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月耑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目閏 目閏 者,藜芦甘草汤主之。藜芦甘草汤..

    7 读医 2025-04-20
  • 卷中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

    疮痈肠痈浸淫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论一首 脉证三条 方五首)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肠痈之为病,其身甲错,腹..

    7 读医 2025-04-20
  • 卷中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论一首 脉证二十七条 方二十三首)夫呕家有痈脓,不可治呕,脓尽自愈。先呕却渴者,此为欲解;先渴却呕者,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呕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饮故也,此属支饮。..

    8 读医 2025-04-20
  • 卷中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

    惊悸吐血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第十六:(脉证十二条 方五首)寸口脉动而弱,动即为惊,弱则为悸。师曰:夫脉浮,目睛晕黄,衄未止;晕黄去,目睛慧了,知衄今止。又曰:从春至夏,衄者太阳,从秋至冬,衄者阳明。衄..

    4 读医 2025-04-20
  • 卷中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

    黄疸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论二首 脉证十四条 方七首)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趺阳脉紧而数,数则为热,热则消谷,紧则为寒,食即为满。尺脉浮为伤肾,趺阳脉紧..

    5 读医 2025-04-20
  • 卷中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论七首 脉证五条 方八首)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胕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

    5 读医 2025-04-20
  • 卷中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脉证九条 方六首)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下之不肯止。寸口脉浮而迟,浮即为虚,迟即为劳;虚则卫气不足,劳则荣气竭。趺阳脉浮而数,浮即..

    5 读医 2025-04-20
  • 卷中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论一首 脉二十一条 方十八首)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

    7 读医 2025-04-20
  • 卷中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五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论二首 脉证十七条 方二首)肺中风者,口燥而喘,身运而重,冒而肿胀。肺中寒,吐浊涕。肺死藏,浮之虚,按之弱如葱叶,下无根者,死。肝中风者,头目目闰,两胁痛,行带伛,令人嗜..

    7 读医 2025-04-20
  • 卷中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论一首 脉证十六条 方十四首)趺阳脉微弦,法当腹满,不满者必便难,两胠疼痛,此虚寒从下上也,以温药服之。病者腹满,按之不痛为虚,痛者为实,可下之。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腹满..

    7 读医 2025-04-20
  • 卷上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论一首 证一首 方十首)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平人无寒热,短气不足以息者,实也。..

    6 读医 2025-04-20
  • 卷上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

    奔豚气病脉证治第八:(论二首 方三首)师曰:病有奔豚,有吐脓,有惊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从惊发得之。师曰:奔豚病,从少腹起,上冲咽喉,发作欲死,复还止,皆从惊恐得之。奔豚气上冲胸,腹痛,往来寒热,奔..

    5 读医 2025-04-20
  • 卷上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论三首 脉证四条 方十六首)问曰:热在上焦者,因咳为肺痿。肺痿之病何从得之?师曰: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

    3 读医 2025-04-20
  • 卷上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

    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第六:(论一首 脉证九条 方九首)问曰:血痹病从何得之?师曰:夫尊荣人,骨弱肌肤盛,重因疲劳汗出,卧不时动摇,加被微风,遂得之。但以脉自微涩,在寸口、关上小紧,宜针引阳气,令脉和,紧去..

    7 读医 2025-04-20
  • 卷上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

    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论一首 脉证三条 方十一首)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使然。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

    8 读医 2025-04-20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